2017-08-01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周晓婷摄影报道)昨日,具有150年历史、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做出一个变革——拿出680㎡的建筑空间建设数间园林共享书吧,免费向游客开放。不用办理借阅证、不用交押金,游客便可免费借阅图书,书籍可带到园中随意阅读,读毕将书归还书吧原处或放于园内书架上即可。
记者了解到,书吧位于余荫山房善言邬公祠两处偏房和文昌苑瑞景楼二楼两处空间,总面积约680㎡,核心区域可容纳100人左右。其中,一间占地20㎡书吧专门设置儿童阅读区。书吧每天9时至18时开放,全年无休。
目前,书吧已搜罗了各类精品书籍2000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少儿读物、生活休闲……有经典的,有实用的,有趣味的,满足新时代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在园中,原正门、善言邬公祠享堂、潜居邬公祠头门、文昌苑回廊和撷秀堂各摆放了回收书架,上面零散摆放着游客归还的书籍。
记者了解到,书吧下一步还将面向社会接受书籍捐赠,游客也可以捐赠自己闲置的书籍,以兑换景区门票。
有了书,游客便可在园内寻一处清幽,或是亭台楼阁,或是山石池桥,领会古人“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读书乐趣。“古香古色的园林建筑,让游客流连忘返,在这里喝茶看书,感觉时间一下子慢了下来,这不正是人们追求的‘诗和远方’吗?”读者王先生告诉记者,整个余荫山房处处是书香,俨然一座“大书房”。
古园林可谓寸土寸金,余荫山房为何拿出这么大空间建书吧?余荫山房景区负责人沈瑜元表示,1871年,清朝举人邬彬建成了余荫山房。本来,它只是私人的家宅庭院。现在,它成了公众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时代在变,余荫山房也要变,因此便有了打造园林共享书吧的构想,“在山房,愿谈笑有鸿儒”。
读书:无手续和押金
捐书:可兑山房门票
“今年年初,余荫山房开始探讨建设共享书吧,希望通过读书的方式将游客‘留’下来。除了阅读,这里还可以进行和文化相关的展览、沙龙等,这也将为余荫山房注入新的生命力。”余荫山房景区负责人沈瑜元说。
那么它是如何体现共享含义的?余荫山房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游客在共享书吧借阅图书不需任何手续和押金,书籍的阅读权归游客共享,游客可在园内随意阅读,读毕将书归还原处或园内设置的回收书架实现再次共享。第二,共享书吧接受社会捐赠,游客可以捐赠自己闲置的书籍,这些书籍会进入共享循环之中。捐赠的书籍不限类别,根据评估后可以兑换余荫山房门票,目前兑换细则正在进一步制定中。第三,是平台的共享,共享书吧搭建的平台可以提供给文化爱好者共享,只要是与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读书会、朗诵会、文化创业展示等都可以来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共享。
配套:全园WiFi覆盖 书上线上畅游
沈瑜元表示,共享书吧借出的每一本书,其实就是一份“慢阅读”“慢游园林”的提醒,让大众在精读、细寻、深品中慢下脚步,耐心发现余荫山房独特的岭南风情和丰厚的历史底蕴,收获艺术和文化的精神补给,实现全园阅读。
为配合游客园内阅读的便利性,景区还完善了配套设施建设。一方面,全园WiFi覆盖,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服务,便于游客即时查询资料,实现书上、线上畅游;二是共享书吧内设休息座位,园林内亭台楼阁、山石池桥也有地方供游客落座,无论在书吧内,还是书吧外,都可安坐下来,实现全园阅读。此外,景区将在今年重点打造年卡,游客凭年卡可在正常开园时间不限次享受游玩(含景区内所有景点)及书吧免费阅读的服务。
余荫山房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还表示,为了督导游客文明读书,景区将设立专门图书管理员,每天负责巡园,发现乱丢书籍等现象及时制止,并引导游客文明读书,让大家自觉形成爱护书籍意识。
余荫山房之速览
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南村镇,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六年(公元 1867年),以“藏而不露”“缩龙成寸”的艺术特色著称。它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广东四大名园。1950年,余荫山房作为私家园林的历史终结,正式由政府接收,1983年正式对公众开放。
余荫山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园区内有红雨绿云、浣红跨绿廊桥、深柳藏珍三大景观和深柳堂、临池别馆、卧瓢庐、玲珑水榭四大建筑。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游人游园,深浅曲折,峰回路转,常有似尽未尽之感。
文创研究院:
花艺等原创项目入驻
记者走访时,发现共享书吧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知识库,还设置了“山房主题文创研究院”。书吧内有舒适的会务沙龙空间,引进创意家具、花艺、文旅产品、动漫等原创项目入驻,为创业者打造交流、展示的平台,提供文创项目孵化器的服务。
沈瑜元说,园林共享书吧+山房主题文创研究院是余荫山房将传统文化融入公众教育、文化创造的新尝试。公共场所提供免费阅读资源有助于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期待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源覆盖到市民的生活当中。
余荫山房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内为游客辟出一片阅读空间。
书吧位于余荫山房善言邬公祠两处偏房和文昌苑瑞景楼二楼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