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
装饰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是本土文化的一种反映
余荫山房 视建筑物使用功能,装饰有简有繁,在简朴中显出典雅,繁琐之间却有谐调美感。被视为岭南园林装饰精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灰塑,广泛用于园林建筑的门头、窗楣、屋脊、墙壁、山墙的装饰中。大量装饰品应用,弥补了空间变化的不足,丰富了视觉感受。室内的书画作品,不仅是欣赏的艺术品,而且成为墙面装饰的一部分。祠堂建筑装饰亦别具一格,山墙顶部设计较高,而且垂脊上有弯曲翘角,正脊上设有精彩灰塑,建筑的主要装饰都放在顶部,下部只露砖体本色。
在隔离材料的应用和门窗装饰方面,余荫山房与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室内常用木制隔扇、隔断、屏风、花罩和板壁作隔离材料分隔空间,而不用砖墙,既分隔了空间,又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本园的门窗式样多,千姿百态,成为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且特别注意室内外空间心理情感交融,将自然意趣引向室内,达到人与自然的往复交流。本园味古香室窗联:“余韵诗声闻隔院,荫凉竹影入虚窗”,正是往复交流的写实。
余荫山房的古典建筑,其独特的建筑外形是由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高度结合而产生的。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其结构本身。建筑的承重体系主要是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就是屋瓦铺设在椽上,椽架在檩上,檩承在梁上,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由梁柱承担,再传给基础。这种结构开敞稳重,用柱较少,使建筑物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
但木构架的致命弱点,就是防火性能差,而古代灭火工具器械又相当落后,建筑物一旦发生火警,其局面则难以收拾。因此,防火是中国古代朝廷和民间百姓都极为重视的工作。而古代又忌讳说火,谈“火”色变,所以关于火的警告就巧妙地结合在传统建筑的装饰文化中。“避火”的装饰文化是余荫山房古建筑装饰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余荫山房镇火驱邪之法,听起来虽然唯心,但在古时却起到了现代防火标志的宣传作用,时刻警示人们“请注意防火”,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象征。
壹
屋脊装饰
查看详情
屋脊装饰
善言邬公祠享堂和寝堂屋顶两边垂脊中央,各有一头张开大口含着垂脊的龙形之兽,名为鸱吻,其龙形是由鸱尾逐渐演变而来的,而鸱吻的身躯传说是鲸鱼演变。鸱吻性好望、好吞,是能够兴云作雨的海中神兽。饰于屋脊,古人期望借助其神力来避火。
贰
天花藻井
查看详情
天花藻井
深柳堂内厅堂明间顶部中央有一龙纹藻井。临池别馆和卧瓢庐的天花装饰为金钱藻井。东汉文载:“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到了宋朝,藻井又谓之覆海,在屋顶上置有浩瀚的大海,自然任何火灾都不怕了。
叁
取名带水
查看详情
取名带水
古建筑名称忌讳“火”字,连“着火”都说成是“走水”。故许多重点建筑的名称都尽量带水。如深柳堂的“深”、临池别馆的“池”、来薰亭的“薰”都带水,玲珑水榭不仅有“水”字,整座建筑还置于水中,足以克火。卧瓢庐取名不带水,是因为屋顶专门设有风火山墙阻隔真火。
肆
“门”不带钩
查看详情
“门”不带钩
历来余荫山房善言邬公祠正门对联“红云庇宇,旭日迎门”的“门”字和潜居邬公祠正门对联“南山春满,东陆阳開”的“開”字,在“门”的最后一笔都不带钩,是直写下来,以避“火钩”之嫌。
伍
建筑色调
查看详情
建筑色调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礼”,体现的是一种规范,一种秩序;而“乐”,则体现一种审美,一种情趣。建筑色彩作为人文色彩的一个分支,以象征性、直观性,更为明确地传达了“礼、乐”这一文化信息。虽然色彩存在着生理与心理两个层面,但中国古代建筑色彩,不仅从审美角度考虑,还是一种观念文化,所以更多地立足于心理方面。按照中国古代朴素的“五行”哲学思想的五种色彩,分别以青、白、赤、黑、黄代表木、金、火、水、土。余荫山房整座园林建筑都以黑色为基本色调,一方面表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蓼涌地区,水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表示全园皆水,虚水实水、内外有水。一派“二水回环凝秀气”的景象,自然是火的克星。
余荫山房镇火驱邪之法,听起来虽然唯心,但在古时却起到了现代防火标志的宣传作用,时刻警示人们“请注意防火”,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象征。